400-259-6219

新闻资讯 分类
民B体育宿变“文宿”发布日期:2023-03-29 浏览次数:

  B体育app下载国庆、中秋大假刚过,民宿房间的预订早在节前就安排到节后。女主人蒋琼却放下手边的繁絮,早早出了门,朝山下的另一个方向赶去。B体育“早点去,离近点,好跟着茶艺师学礼仪。”蒋琼的方向,正是山下的青城山民宿学院。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城山人,搞旅游做接待,蒋琼已经从业多年。看着青城山旅游业态从粗放丛生的农家乐,到高端民宿集群环绕,蒋琼心里知道,无论如何也要放下手边的工作,“不学习、不提升,就要落后。”

 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致力推进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融合,构建休闲消费新场景,B体育对当地的民俗植入本土文化元素,推动民宿产业升级换代,满足了游客消费新需求,带火了民宿产业。

  “半个月前就开始接受预订,国庆8天所有房间都订完,订单一直延续到大假后。”核对着新生成的订单,蒋琼高兴之余,回想起去年民宿从农家乐转型前的那个国庆节,一时感慨万千。“做生意最怕没人来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今年国庆一天的收益,比去年整个国庆假期都多。”

  蒋琼家坐落在青城后山核心景区泰安古镇附近,紧挨旅游观光点,占据较好的地理优势。“以前‘吃’了不少景区的红利,到了7、8月旺季,旅游的、避暑的都应接不暇。”回忆起最初的经营模式,蒋琼觉得好像就在昨天。“但是从2016年起,经营状况就一年不如一年,2016年还有20多万元收入,2017年的时候就只有不到15万元,到了2019年连10万元都不到。”

  “我们过去都是熟客模式,有客人建议,互联网时代要保持在线。”接入互联网,通过网络接受订单,小小的改变并不难。“可是,情况也没见好转,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订单发来。”无奈之下,蒋琼只好和村里其他经营农家乐的业主一样,去景区拉客揽客。“我每天要走4万多步,也不见得能拉回几个生意。”说到心痛处,蒋琼直摇头。

  辛苦拉客,传统农家乐才120元一天还要包吃住,也常见“无人问津”的局面。同样是在青城山,六善酒店、坐忘森林这些高端民宿可以卖到上千元,还一房难求,需要提前预订。和蒋琼一样,村里不少人都有同样的困惑。如何加快提升青城山镇的旅游品质,吸引更多来青城山的游客住下来,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,成为摆在青城山镇面前亟须破解的难题,为此青城山镇创办了青城山民宿学院。

  “房间越多不是收益越多吗?为什么要减少?”第一次去民宿学院培训,行业专家的建议就让蒋琼感觉当头一棒。“人们来到青城山休养生息,找寻的就是一种身心放松的体验感。民宿的房间,B体育不在于数量,而在于品质。”

  回到家,蒋琼绕着自家的农家乐上下转悠,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专家的意见。“那些不透气、无窗户,卡在边边角角的房间,都是对品相的破坏。”

  “事实证明,现在农家乐这条路就是走不通,改!”痛定思痛,蒋琼当下决定背水一战。在青城山镇政府、青城山民宿学院的帮助下,蒋琼向银行贷到300多万元的无抵押低息贷款,又找来专业的民宿设计师,对整个房型构造、环境打造、内外装潢进行彻头彻尾的改变。

  没有嘈杂的人声,没有拥挤的弄堂……如今,走进蒋琼家的新民宿,通体透明的玻璃茶室与四周环绕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,精致清新的庭院,干净整洁的房间,配备的智能化家居更优化了居住体验。“房间变少了,收益却增加了,我们今年夏天刚营业不到一个月,订单就非常火爆。”言语间,蒋琼对未来充满期盼。

  青城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农家乐兴起以来,青城山镇现有各类农家乐785家,特色不显、档次低端的农家乐比比皆是,路边揽客、喊客、拉客现象屡见不鲜,为区域旅游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。为不断提升旅游品质,引导产业转型,青城山镇主持筹建青城山民宿学院,通过不定期召开相应的培训课程,辅导青城山镇农家小院实现向民宿的转型升级,助力民宿实现特色化、聚集化、品牌化,有力推动辐射以青城山为核心的民宿、客栈提档升级。

  当青城后山的蒋琼还在为新装的民宿生意火爆而高兴时,青城外山的夏兰已经在精心策划一场最深刻的文化体验。

  不同于蒋琼位处核心景区的民宿,夏兰经营的民宿位于青城外山清幽的宿仙谷。聚集于此的6家精品民宿,主打都是高端民宿康养。

  “不少客人都是为体验新鲜感‘打卡’而来,审美期一过就失去了吸引力,再加之同质化现象,也会削弱核心竞争力。”虽然夏兰还没有经历蒋琼的经营低谷,但她知道,做民宿就是要做出风格差异。

  “要不要试试和文化结合起来?你们出场地,手艺人办活动。”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青城山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鼓励下,夏兰找到了解局的突破口。“文化是产业的灵魂,独特的文化、文创项目将给旅游业增色添彩。”夏兰意识到,都江堰有丰富的“山、水、道、熊猫”文化,能丰富产业发展的内涵。“特别是青城山,本身就聚集了青城太极、青城山非遗马椅子、安龙盆景等非遗传承人,通过与他们合作,能达到一种共生互补的共赢。”

  “太好玩了!我们都没去景区,每天一睁眼,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出门去参与活动。”在银杏树下的草坪上击鼓而歌,用沾满泥土的双手体验劳动真实的快乐……说起假期在民宿的几天,上海游客张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,“iPad都没充过电。小朋友和大人以文化为纽带,找到了真实生活的乐趣。”

  如果能将青城山宝贵的资源与文化相结合,能够让人摸到资源的“手感”,让人感受到环境的“体感”,让人体验到文化的“心感”,那么坐落在青城山的民宿就都有了自己的“灵魂”。“在商业逻辑上,青城山民宿长远发展,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吃住,它更应成为文脉的呈现,文明的载体。”

  现在,青城山镇对当地的民宿植入本土文化元素,构建休闲消费新场景,推动民宿产业升级换代,满足了游客消费新需求,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转化。(成都日报记者 李萌)